第(3/3)页 “好。”俞皎张了张嘴,一时间不知从哪里开始说起。 她想了片刻,提及了白惟墉:“姑母,祖父很好,但他挂心江北的情况,最近总睡不安稳。好在我们家的小晏安讨喜,整日整日地都在陪伴祖父。” “您有所不知,那小晏安比起传义和策荣他们,或许算不上天才,但是他很善良,很活泼,有了他的陪伴,祖父的气色都好了许多。” 太后了然于心,忍不住感慨:“惟墉就是如此,心底装的都是家国百姓,你要是让他停下来,他能跟你急。” 顿了顿,她又问:“你家那个小晏安,当真如此讨喜?” 俞皎郑重地点点头:“回姑母,那小家伙真的很招人喜爱,您要是见了,也会喜欢上他。” 太后笑着点点头:“还是二房有福气,得了这么个宝贝。” 俞皎红着眼眶,唇角却扬了起来:“可不是么?二婶那人平日嘴巴有些刻薄,但是对小晏安疼得不行,对于失去母亲的小晏安来说,或许这已经是很好的归宿了。” 太后又问:“小传义呢?小策荣呢?他们最近表现得怎样?” 俞皎没有多言,只是简单地说明情况:“那两孩子很聪慧,现在和先生读书习武,功课很好,武艺正在一点点进步。” 太后点点头,随后状似不经意地问:“我记得,还有一个叫玉衡的孩子。” 俞皎垂下眼睫,掩住眼底的情绪。 姑母是至亲,但事情也分轻重。 玉衡的真实身份,家中虽然没有几个人知晓,但她却是明白的。 如今姑母骤然提及玉衡,她不清楚究竟是另有目的,还是寻常的关心。 但她很快就有了应付的说辞:“姑母还记得那孩子,说起来他的天赋极高,因为是先生的义子,先生教导起来很用心。” “如今有些功课,甚至比传义还做得好,传义可不服气了,两人现在互为竞争关系,也算是互相促进。” 太后闻言,没有言语。 她静静地看着俞皎,直到俞皎把身子伏了下去,她这才开口。 只是那声音,已然变得尤为严肃:“皎皎,你老实告诉哀家,玉衡的真实身份是谁?”